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大家关注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别人不帮你,真的不是嫌弃你

    信息发布者:农创人
    2017-11-03 15:32:59   转载


     


    一次同学聚会上,当年的前桌凑过来问我,“哎,那个小P你不是挺熟的吗?能不能帮我个忙,我想找她要个转载授权,可是给她留个好几次言,她都没回我。”

     

    我一边听着他说,一边微信小P,没两分钟,就收到了她肯定的回复。前桌连声称谢,一边不忘吐槽:

     

    “现在的人真是势利,人家现在写出名气了,哪儿还看得上我们这种小编辑,不是找你帮忙,她还对我爱搭不理的呢……”

     

    “你是怎么跟她沟通的?”我问他。小P为人一向谦和有礼,绝不是因为对方号小就爱理不理的性格。

     

    而他将手机递过来,对话的界面孤零零的躺着几条信息---


    “你在吗?”


    “我想转载”


    “可以吗?”


    “你到底看到了吗?”


    我看得一口老血险些喷薄而出。开门见山,有话直说,这难道不是跟陌生人交往时应有的基本礼仪吗?我甚至跟小P生出了一点心有戚戚之意,之所以不搭理,并不是嫌弃,只是不确定这几句话,又要搭进去多少沟通的成本。

     

    我19岁去杂志社实习的时候,负责给财经版约采访,跟一些有名的大佬们通过邮件和电话,先初步确定访谈的意向和细节。

     

    第一个月,我发出去的所有邀约邮件都是石沉大海,眼看马上就要截稿,我还没有约到一个采访,焦头烂额的我起了一圈的火泡,带我的师父老梁看不过去出手相助,中午吃饭时他发出的邮件,下午还没下班就收到了回复。

     

    那时我年轻不懂事,对他大倒苦水,“肯定是看着你资深记者的头衔才给的面子呗,哪像我,没人脉没资历的实习小菜鸟一只,人家搭理我才怪呢。”

     

    “你真的以为对方只是看你头衔低才不理你的?”老梁似笑非笑地看我一眼,将电脑推到我面前,“你自己看。”


    我的邮件上只有孤零零的几句话:

     

    “您好,我是XXX,来自XXX杂志社,想要约您本月做一次访谈,不知您是否愿意,烦请回复,谢谢。”

     

    而他的邮件则详细许多:

     

    “您好,我是XXX杂志社的XX,看到贵公司上个月推出的新产品销量很不错,想要对新产品的设计思路跟您约一次访谈,想要约在本月22号之前,大概需要一个小时,如果方便我们可以去贵司采访。本杂志受众多为二十五到三十五岁的青中年,于贵司推出的新产品消费群体恰好一致,不知您是否愿意?”

     

    我目瞪口呆的看着那几句话,老梁在一旁说:“你知道为什么我明知道你是新人,还让你去约采访吗?”

     

    “传媒的本质就是沟通,沟通的本质就是交换,如果你既获得不了别人的帮助,也传达不了自己的优势,那你就还有太远的路要走。走不完这一段,你永远入不了门。”他说。

     

    “获取帮助的关键,并不是你有多高的头衔,而是你是否可以帮他节省认知成本。”

     

    那是我第一次听说认知成本这个词,似懂非懂。而当我毕业,工作了几年之后,自己也带了实习生,才想通了他当初话中的含义。


     

     


    帮助对方节省认知成本,简而言之,就是理解你的要求,需要他付出多少的脑力。我终于明白了自己的邮件石沉大海的原因——

     

    没有哪个老板有时间陪一个实习生一遍遍来回地确认时间、地点、访谈的内容和选择对方合作的原因。

     

    你的请求越清晰详细,他需要思考的东西就越少。他不需要去面对未知的细节和可能性,只需要在自己的行程中粗粗过滤一遍,确定自己能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便好。

     

    常常听到身边的人抱怨,“我给XX留言了他不理我”“客户不接我的电话,怎么办?”以及“明明只是举手之劳,他为什么不帮我?”

     

    答案是出奇的简单,那就是:对方为了“理解你”而需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,远远要比他执行“帮助你”这个动作要多。

     

    获取别人的帮助真的很简单,以下几个简单的原则就足够了:

     

    1. 能自己查到答案的问题,不要去问别人


    “这个单词怎么念?”


    “你们公司坐地铁四号线能不能到?”


    当这些问题问出口,最重要的是,会让对方立刻察觉出你的不了解和不尊重:“原来在他眼里,我不过就是个搜索引擎啊。”

     

    2.重视对方已经提供的信息

     

    明明收到了对方邮件的自动回复“我六月三十日休假不在办公室……”,还要打电话过去,座机没人接还打手机。

     

    对方明明已经声明了“我这一周都有会议,只有每天晚上七点到八点之后有空”,还要反复问,“那请问您什么时候有时间呢?”

     

    岂止是“不想帮”这么简单?分分钟想拉黑啊。

     

    3.具备基本的常识和礼貌

     

    早上七点以前,晚上九点以后不要骚扰对方,除非你已知并确认对方的出没时间与常人不同。

     

    除非是很熟的关系,提出请求之前记得自报家门,不要默认以为别人会自动记得你的姓名来历,即使人家记得,你再重复一遍也没有错。

     

    一定要有礼貌好吗?

     

    “请”“谢谢”“能不能”是基本的用语配置,不要总用一副债主的口气提要求,如果是用英语写作,句子开头千万不要用祈使句。



    4.提供尽可能简洁但是有用的信息

     

    除过双方关系,特殊事件的影响外,被请求的那一方决定是否愿意帮助你的要求的那一瞬间,他的想法通常很简单,“在所有的请求中,你提出的是不是最少消耗我认知能力的一个。”

     

    写了一屏都刷不完的邮件和写了一句话的请求效果一样。

     

    一个不想看,一个看不懂。

     

    把握好信息的浓度和重点,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,也不要无视别人的大脑。


    5.努力证明自己是“值得帮”的人

     

    想要证明自己是个“值得别人帮助”的人,首先要理解对方的价值,你不能把一道小学应用题发给高等数学的教授求助,也最好不要问一个身价千万的大佬,“能不能给我推荐一个成功学的书单?”

     

    求助之前做好充分的调研,准备足够的理由告诉对方,也告诉自己,“为什么我来求助你而不是别人”,只有让对方意识到他在你心目中的价值,他才愿意把这个价值分享给你。

     

    同理,你也需要通过“帮助我你能得到什么”来证明自己的意义。

     

    如果你无法可以回报给对方资源,财富,人脉等等,不妨在提出请求的时候就明确自己的优势,如果你不能,那你至少可以回报给对方的东西,就叫做“感谢”,通过表达感谢来证明对方的价值,也是提供回报的一种形式。

     

    谨记:一定要直接,一定要真诚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